8月30日,上海市天山路街道与哈啰骑行、美团单车和青桔单车三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共同签署投放运营协议,明确共享单车投放管理责任,推动多部门共管共治的治理新模式,营造便捷的绿色出行环境。据了解,此举在全区尚属首次。 作为地处长宁区虹桥商圈的核心区域,天山路街道交通便捷,地铁横跨,人流密集,商户汇聚,每天约有5.5万人在此通勤上下班,约有1万辆共享单车停放在辖区范围内,共享单车乱停放、占用人行道等问题亟待解决。 本次与哈啰骑行、美团单车和青桔单车三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共同签署的《长宁区天山路街道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管理协议》,是街道根据《上海市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关于实施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备案管理的通知》等文件,本着“共建共管共治”的原则推出的全新治理模式。 协议明确街道作为市政管理方的职责,包括改善辖区共享单车停车区域优化布局、严格管束第三方清运公司、积极协调各相关主体部门配合治理等,以形成常态长效治理机制,切实提升共享单车治理水平。 会上,街道与三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就协议内容达成一致,进行共同签约。区建管委交通中心、区城管执法局、区交警支队二大队、区城运中心等相关主体单位现场见证,并表示将配合构建“共管共治”的治理新格局。“后续我们重新梳理投放点位、清运规律和车辆流向,同时加派清运和投放人手和车辆,全力配合街道开拓共享单车治理新局面。”一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区域负责人表示。 在与哈啰骑行、美团单车和青桔单车三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共同签署投放运营协议,明确共享单车投放管理责任之前,街道还探索推出“科技赋能”治理模式,即以“蓝牙嗅探+视频识别+蓝牙道钉”等智能终端为前端基础,以“政务微信+一网统管”为后台基础,全方位治理辖区共享单车停放乱象。据了解,今年1月起,延安西路仙霞路一侧已启用蓝牙道钉智能设备,配合纳入“一网统管”的视频识别和蓝牙嗅探,打破了以往共享单车品牌各自管控的分散局面,实现由街道高效统一治理。 接下来,街道将根据“总量管控、停放规范、协同共治”的共享单车治理目标,聚焦辖区内共享单车停放问题较为突出的10条“井”字形道路,计划于2022年内完成治理项目可行性论证、现场勘察及治理方案设计,2023年内完成治理项目整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