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协会职能 | 新闻资讯 | 产品中心 | 车用电池 | 上牌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资讯

北京多措并举缓解“最后一公里”接驳难题

时间:2018-02-27 09:00:00来源:自行车与电动车作者:李清点击:

   “最后一公里”接驳难,是不少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难题。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北京5年来通过新增“微循环”公交、发展共享单车以及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环境等多项措施,缓解这一难题。

北京市继续加大慢行系统改善,升级绿色出行环境。共完成635公里自行车道治理工程,完成步道维修26万平方米,无障碍坡化121处,步道拓宽及打通步道断点59处,障碍物拆改63处,步道阻车桩设置5482根,非机动车道彩色铺装设置6.8万平方米等。

  “微循环”公交也叫袖珍公交。随着城市和交通的发展,一些居民点或者社区难以被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站点有效覆盖,为了方便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使用小型公交车进行灵活接驳的方式应运而生。

  据介绍,2013年至2017年间,北京新开、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00余条,增开“微循环”公交近百条,方便了1226个小区居民出行。

  以首都儿科研究所线路为例,过去从这里到地铁建国门站、朝阳门站换乘不便,“黑摩的”盛行。2016年9月9日,在地铁站与周边社区之间开辟“微循环”线路,开通至今累计客运量超29万人次。

  “以前从家到地铁非常不方便,索性就开车上班。微循环公交开通后,我的车工作日基本不动了。”附近居民说。

  共享单车的风靡也有助于“最后一公里”接驳难题的解决。北京市共享自行车总数已达220万辆。工作日早晚高峰,地铁站周边骑行热度最高。

  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副局长刘长革说,自行车出行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北京市目前已经完成1014公里步行自行车道治理工作,到2020年,将治理完成3200公里。从已经完成的步行自行车道治理情况来看,效果十分明显。治理后,行人通行量提高了4.42%,非机动车通行量提高了51.85%。

------分隔线----------------------------
小编推荐